作者介紹劉如桂目前從事美術設計與插畫繪製工作,已出版《劍獅出巡》、《劍獅擒魚》等圖畫書。
劍獅系列的圖畫書,都是以在地的文化、圖像為元素,編繪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,它不是鄉土也非傳統,只是想用我們熟悉的文化為背景,加入一點奇幻的想像,引您來發現,我們的文化多麼精彩豐富。
★第一本創作《劍獅出巡》,榮獲第20屆信誼幼兒文學獎佳作,以及中國時報開卷最佳童書、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。
作者的話種下一顆文化的種子 文/劉如桂 《劍獅祈福》是以台灣「乞龜」的民間習俗為元素發展出來的。它的重點並不著重在談論「乞龜」的由來或內涵,而是以元宵佳節為背景,藉由民間製作出來的龜祭食品為角色所編繪的,希望藉由故事活潑的方式,來引起讀者們對文化的興趣。
我們文化中的豐富性很多都來自民間信仰,其中蘊含著人神之間的互動與純樸的人情味兒,但身在其中的我們,卻總容易忽略這些有趣的民俗,甚或因宗教、迷信等問題而與它保持距離。我兒時所居住的環境,就在這樣的信仰文化氛圍裡,從小深受影響,也因此,這些民俗中所孕育的人、事、物,都成了啟發我創作的靈感來源。
在國外的故事中常會描寫當地森林中的精靈,讀到這樣的書時,我總是想像著,在我們文化中也有不少的精靈,如劍獅、太極中的黑白魚、乞龜、虎爺、風獅爺、土地公等,它們都是我們民間信仰幻化出來的精靈,為我們祈福保平安。像以糕點的形式做成的祭祀品──「乞龜」,它們被塑造出五花八門的造型,各個生動活潑,好似具有生命力,隨時會在我們不注意時,像精靈般的施展魔法;我特別喜歡早期老師傅們所製作出的造型,樸拙而有趣味。
記得小時候,接近元宵節的前幾天,家裡的姊妹和鄰居總會收集牛奶鐵罐,然後拿著鐵鎚、鐵釘在鐵罐上打洞,有的打成花形、有的打成圓形,再用鐵絲綁上可提的木條,裡頭插根蠟燭,一個手作的燈籠就成型了。元宵節的晚上,大家提著燈籠去學校裡冒險,燭光透過燈籠上一個一個洞所拉出的燈影,妖魔鬼怪似的,感覺好像什麼奇妙的事情會發生,所以元宵節的夜晚總是帶給我神秘、奇幻的想像。長大了以後,我把這些奇想一幕一幕的連結起來,編寫了劍獅幫助乞龜完成人們祈福願望的故事。
在現實中,很多事情我們無法以自己的能力實現,因此總是透過信仰的儀式,來完成心中的願望。希望透過劍獅祈福的故事,我們又認識了另一個有趣的民俗文化,如果它現在沒能激起你心中的漣漪,也希望能在你心中種下一顆文化種子,期待有一天它會發芽結果。
編輯導讀劍獅祈福~為孩子讀一個屬於我們的奇幻故事你還記得純樸的平安鎮上,紅臉劍獅打盹丟了寶劍,紅臉、黃臉和黑臉劍獅聯袂去尋劍的故事嗎?繼《劍獅出巡》的尋劍之旅,《劍獅擒魚》中,三隻劍獅比法力卻引起黑魚、白魚大鬧平安鎮;這一次,三隻劍獅又將經歷怎樣的奇幻冒險呢?
讓故事帶領孩子走進在地文化台灣文化中的豐富性,很多來自於民間信仰,其中蘊含著人神間的互動與純樸的人情味,也充斥著許多神秘色彩。本書作者劉如桂,從小生長在瀰漫濃厚信仰文化氛圍的環境中,耳濡目染之下,民間傳說中各種富有靈性的角色,如劍獅、福龜等,在她眼中,都像國外故事中森林裡的小精靈一般,一不留神,就擁有了生命力,甚至還能施展法力,展開奇幻的冒險歷程。
劍獅系列就是作者從這些民間信仰中汲取養分、編繪而成的奇幻故事,她希望透過劍獅的故事,帶領孩子們一一領略屬於台灣民俗文化的內涵,將這份對在地文化的愛,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。
得獎紀錄第66梯次「好書大家讀」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好書推薦
入選2014年新加坡亞洲兒童讀物節(AFCC)插畫家畫廊(BIG)
103年度第二期「台灣文學館文學好書」推廣補助
入選103年度推動兒童深耕閱讀評選「優良閱讀媒材(或資源)」圖書類
入選2015年「臺南兒童文學月」優質本土兒童文學書籍
詳細資料作者/劉如桂
適讀年齡/3歲~8歲
出版時間/2014/02
出版社/信誼
產品條碼/9789861614786
裝訂/精裝書
印刷方式/全彩
語言/繁體中文,有注音
頁數/36頁
規格尺寸/28.5×21c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