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黃淑瑛老師(資深兒童藝術療育教育工作者)

關於孩子的色彩能力發展

孩子會透過美術表現反映人格情緒狀態,透過孩子的美術表達活動和美術作品,能有助對孩子的發展和內心世界之瞭解,孩子在繪畫表現上的色彩也與心理發展特質有明顯關聯。
3歲前處於塗鴉期的幼兒,無具體意義的使用色彩,只為興趣、好奇,並沒有考慮到所使用的色彩本身代表什麼。
孩兒漸漸成長在前圖式期開始會注意色彩,喜愛色彩,並學習色彩名稱,稍知色彩是美的。
圖式期階段常以多種鮮明(彩度高)的顏色描繪造形,對色彩運用喜作裝飾性塗色。隨著對周圍環境的認識與觀察力的逐漸增強,漸漸發現色彩和物體間存在著某些關係,塗色轉變為概念化的表現,即對同樣物體施以同樣的顏色,例如「地面」都是畫棕色,天空畫藍色,太陽畫紅色,這是孩兒繪畫的色彩樣式表現,這對孩兒的心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。
孩子對同樣物體一再重複同樣的色彩,是建立色彩與物體間關係的一項成就和自我肯定,具有發現和控制新經驗的欣喜意義。兒童既成的色彩樣式不易改變,只在具有明顯和特殊感情意義的經驗中,才會改變既定的色彩樣式。

孩子的作品與心中的話

在孩子美術活動中,情感、思想的線條表達會自然的流露在作畫過程中。當完成作品,會發現作品的動勢、方向含有線條特性的情感價值和個人意義。分析構成畫的種種要素的分析,這些包括畫在紙張上的位置、筆觸、色彩、主題(特別是人物畫)、人物的登場順序、人物在畫紙上的配置、形態、姿勢、特徵及其總合等,都象徵與隱涵許多的意義。
兒童的繪畫也反應出其生理的發展。如畫中細節的分化程度與其知覺上的成熟度有關;塗鴉期的線條表現亦與其骨骼肌肉的發育情形、手眼協調等發展息息相關。不同素材與表現法有滿足兒童不同目的的趨勢,如描繪較利於傳達觀念,而彩繪則利於情感的抒發。此點亦為藝術治療中的媒材使用法的基本原則。
孩子透過美術活動所表達出的視覺心像,是大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的生活經驗。藉由美術活動,幼兒探索和表達其意念,抒發情感,得到身心需求的滿足。

一本令人驚喜連連的著色書

赫威.托雷的美感著色書不同於一般坊間的著色書,書裡是他一系列遊戲的風格,翻開書就像有一位專業的老師或好友在旁邊陪著你一起玩紙上遊戲。
從最基本的三原色認知和混色開始,再引導讀者想想並嘗試新的著色用具,除了自然界的漿果植物、煤炭?青草?還會有那些?藝術家的雙手可以怎麼玩顏料?塗上不同顏色的圓臉、圓圈的各種不同的造型組合等,同樣從具象到抽象聯想、從許多的畫面分割中找到自己喜愛和不喜愛的食物上色,在不同的事物畫面中塗色從中投射個人內心的喜惡、打破一切物體的固有色、也引導讀著去注意四季的變化、再次從具體到抽象,引導著讀者去創作不同的生物體,發揮自己的創想,是本非常棒的創意美感著色書。

【藝起深呼吸】作品賞析